
从事律师工作以来经办过的案件有数百件,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欠债还钱的债权债务纠纷,虽然多数案件最终都追回了欠款,但是有的案件历时数载,当事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本文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通过法律手段要债的关键点和可行性。
1.为什么要通过法律手段要债
经常有当事人说:“打官司没用,我找某某兄弟去他家要钱。”所谓的某某兄弟往往都是一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江湖人士,这些人的手段无非是电话骚扰、上门恐吓、跟踪债务人等等,一旦债务人报警,结果不仅是某某兄弟要被行拘,当事人也会被牵连,严重的将会影响后续通过合法手段追回欠款,甚至当事人本人会和某某兄弟一起进看守所。
2.律师信有用吗
根据笔者的经验,一对一的律师信作用有限,也就是说对单一债务人发送律师信,基本对方都不会还钱。但是如果债务人是多个,通过群发律师信,有一定概率追回部分欠款。律师信成本较低,如果能通过律师信要回欠款可以避免冗长的诉讼程序和昂贵的诉讼费用,在一定情况下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纠纷解决手段。
3.诉前调解有用吗
诉前调解的目的是减少法官的负担,在案件进入法庭之前让双方达成和解,但是在实务中诉前调解往往久调不决,浪费了原告大量的时间,而且因为调解员会电话通知被告,所以被告可能提前转移财产。而且不排除有的调解员为了自己的业绩会盲目建议原告撤诉。笔者建议不要对诉前调解抱有太大希望,如果被告有转移资产逃避执行的可能,应当在诉前调解之前对被告的资产及时进行保全。
4.立案后多久可以开庭审理
根据笔者的经验,我国各个法院的收案数量悬殊巨大,有的地区收案不多,可能立案后一两个月就开庭,但是大部分法院都处于案件饱和的状态,立案后可能要三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开庭。而且不应盲目认为小城市小法院案件少开庭快,笔者曾经在一个五线城市的下辖法庭被告知半年后开庭,也经历过在一个准一线城市的主城区法院立案后次月开庭。
5.开庭后多久可以判决
从第一次开庭到最终判决一般需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如果中间遇到波折,可能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一审判决。案件久拖不决是全世界法院的共同顽疾,俗话说夜长梦多,案件长期化将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笔者认为,当事人应当在纠纷尚未发生前就有防患于未然的风险意识,在每笔交易进行前就征求律师的法律意见,而律师也应当积极利用各种途径争取在开庭前解决原被告双方的纠纷,从而减轻双方的诉累并节省国家的司法资源。
6.有合同、借条等证据的案件稳赢吗
有的当事人找到律师的时候都对自己的案件非常乐观,认为有合同、借条等字据,所以起诉后一定会赢,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般情况下只要被告出庭应诉都会对原告提出的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矢口否认,而且很多被告也会聘请律师从法律上进行抗辩,所以即使是有被告签字盖章的书面证据也不可盲目乐观,没有案件是稳赢不输的。
7.律师在民商事诉讼中能起到哪些作用
在诉讼中,律师起到的主要作用有1.和当事人一起搜集和整理证据。2.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帮助当事人建立心理预期。3.与法院工作人员沟通,使案件能够被按照法定程序及时推进。4.在庭审中和对方当事人及其律师进行辩论,以便法官查明案件的真相。5.根据案件需要向法官提示相关法律依据和判例,使法官能够正确运用法律,避免错判。6.根据案件需要向法庭申请调查令,赴相关单位进行调查取证,调取新的关键证据。可以说,在大部分案件中,一个勤勉尽职的律师的参与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案件的判决结果,同时极大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尤其是调查取证权是律师法赋予律师的法定权力,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会配合律师的调查取证工作,笔者在很多复杂的诉讼案件中都有通过调查取证获得关键证据并据此胜诉的经验。
8.拿到调解书或判决书后对方不履行怎么办
现实中,个别被告道德水平较差,败诉后通过转移财产拒不履行生效调解书、判决书,原告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可能因种种原因无法找到被告的可执行财产。笔者建议首先应当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因为个别申请人认为被执行人现在没钱可能以后有钱,所以以后再申请执行,但是根据笔者的经验,这种情况下被执行人只会越来越没有钱,所以申请人需要尽快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万一法院找不到被执行人的财产,应当及时寻求律师的帮助,虽然在执行案件中,律师没有和法院一样的执法权,但是因为律师收取申请人的报酬,所以往往能够更尽力的维护申请人的利益。
